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日常管理 >> 正文

青海藏区进入历史最好时期

发布者:管理员 [发表时间]:2012-04-01 [来源]: [浏览次数]:

西宁晚报讯

近年来,中央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支持青海藏区发展,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特色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在玉树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给予特殊支持和帮助。正是由于有了国家的大力支持,青海藏区进入了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国家下达重建资金316.5亿元并在财政、税收、金融、土地、援助援建等方面给予多项优惠扶持政策,灾区城乡居民住房重建户均补助达20万元左右,远远高于其他受灾地区。

一项项工程滋润青海藏区

如果说党和国家支持青海等省藏区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如缕缕春风沐浴高原的话,那么,游牧民定居工程,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程,农牧区饮水安全工程,黄南、海南、海北现代农牧业示范(实验)区建设等一项项工程的实施就如同滴滴雨露滋润着青海藏族聚居区。

2009年,利用5年时间、陆续投资60多亿元、改善56万游牧民群众居住条件的民生工程———游牧民定居工程在青海藏区轰轰烈烈拉开了序幕。

2010年,在中央有关领导同志的关心和国家牵头协调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对口援青工作正式启动,北京、上海、天津等6个省市和21个中央国家部门、13家中央企业分别对口支援我省藏区6州、33个县,102名援青干部全部到岗赴任。截至2011年底,各支援方共明确援青资金6.36亿元,确定对口支援项目117个,启动实施47个,完成投资1.31亿元。

2011年,我省投资15.2亿元,重点实施了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等工程;投资4.85亿元,建立完善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

2008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藏区六州各类补助资金641.6亿元,年均增幅61.1%。藏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14亿元,年均增长31.9%。

这是国家政策与青海迅雷行动的高效对接,这是青海坚定推动藏区跨越式发展步伐的生动剪影,这更是高原藏区人民走向幸福新生活的崭新起点。

连年来,以玉树机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为标志,青海藏区接连打通空中、铁路、公路大通道;以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作为生态立省战略的切入点,中华水塔脆弱的生态环境逐步向好;以生态畜牧业、优势矿产资源开采及加工业、特色文化产业等为特色,青海资源优势不断转化为经济优势,逐步形成不可替代的特色优势产业;以游牧民定居工程、藏区学前双语教育幼儿园、藏区公共卫生服务建设、藏区集中供热项目建设等民生工程为核心内容,高原农牧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2011年,青海藏区实现生产总值756.69亿元,同比增长17.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8个百分点,为30年来最高增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6851.63元,同比增长12.2%,比2008年增长41.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462.10元,同比增长10.5%,比2008年增长56.7%。

75亿元重塑秀美三江源

2005年开始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总投资75亿元,目前已经完成投资50多亿元。2008年开始实施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15亿元,目前已经完成投资近5亿元。

同时,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生态建设工程也在大力推进。2010年国家实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仅此一项就使藏区牧民人均增收3000元左右。最近,国务院又决定建立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规划到2020年,三江源地区植被覆盖度提高25到30个百分点,生态系统将步入良性循环。现在,青海湖水域面积连年增大,黄河源头开始重现千湖美景,全省藏区森林覆盖率逐步提高,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已经得到初步遏制。可以说,与过去人们被动地适应自然和单纯地向自然索取相比,如今我们对藏区生态环境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保护和建设的投入越来越大,生态修复和功能保障成效越来越明显,这都是不争的事实。2006年建成并安全运行的青藏铁路,就是在藏区实施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双赢的成功例证。随着国家投入的不断加大和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的建设,青海藏区的生态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这也是不远的现实。

民生阳光照耀雪域高原

近几年是青海交通发展最快、最好的历史时期,其中藏区六州完成投资约102.15亿元。全省高等级公路里程突破1000公里,达到1445公里,实现历史性跨越。截至目前,占全省总面积98%的藏区六州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48278公里。藏区251个乡镇1659个建制村中,239个乡镇、1340个建制村实现通达,通达率分别为95.2%和80.8%;208个乡镇、375个建制村实现通畅。路的畅通,极大提升了藏区群众的生活质量乃至生命质量。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一系列政策资金的支持下,省委、省政府将游牧民定居住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作为解决牧区群众住房困难问题的一项重要任务和为民办实事的具体项目,在藏区陆续实施了退牧还草、禁牧搬迁工程等牧民定居工程。计划利用5年时间,对112592户游牧民实施定居工程建设。2009-2011年,共下达总投资365853.6万元。开工建设69850户游牧民定居工程,使世代过着游牧生活的牧民实现了定居。

近年来,我省把加强藏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重要位置,5年间累计投入4.2亿元,改扩建州县两级卫生机构134所、乡镇卫生院213所,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980个,配备基本诊疗设备1.3万台(件),装备巡回医疗车、流动卫生服务车140辆,藏区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实现了乡乡有卫生院、村村有卫生室,“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我省农牧民人口占到全省总人口六成以上。2003年,我省率先在藏区实施新型合作医疗试点。首批确定8个试点县,优先安排6个藏区县,2004年将其余24个县市全都纳入试点范围,率先在全国实现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全覆盖,并连续提高筹资标准,从最初的50元提高到目前的300元。截至目前,我省共有347.87万农牧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13%,位居全国前列,农牧民看病也可报销医药费,这成为农牧民群众最直接、最受益的“民生工程”。经过几年不断投入和发展,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我省已基本形成,构筑起农牧民健康网。

我省把民族地区作为全省扶贫工作的重点地区,树立“大扶贫”理念,通过行业扶贫、省内龙头企业连点帮扶、政府部门定点扶持、各级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的方式,在贫困农牧区整合中央及本省扶贫资金52亿多元,在民族地区实施了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异地扶贫开发和社会帮扶等重点工作,初步形成了统筹规划的“大扶贫”格局。据统计,全省民族地区贫困人口从2006年的119.26万人减少到2010年的50.62万人。农牧区享受低保的人口有34万人,实现应保尽保。

藏族文化艺术品牌层出不穷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全省创建68个“特色文化乡”和240个“小康文化村”,5个县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这些“小康文化村”、“特色文化乡”已经或正在成为青海省农村牧区建设先进文化的排头兵。

为不断满足新形势下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对文化的需求,全省各地还积极打造本地富有特色的文化艺术品牌,如玉树藏族自治州的康巴艺术节、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玛域”格萨尔文化艺术节、黄南藏族自治州的热贡艺术节、海北藏族自治州的王洛宾艺术节和油菜花艺术节等,使浓厚的文化发展氛围正在形成。

文物发掘保护工作日益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国家先后投入近2亿元实施了塔尔寺、瞿昙寺、隆务寺等青海省三大全国重点文保古刹的全面维修。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我省民族语影视译制部门先后完成了“百部爱国主义优秀影片”、“百部优秀科教片”和“优秀儿童影视片”藏语译制工程等,录制出版发行了21万盘民族语录音带和VCD。同时,为全省30个牧业县全部配备了多功能的高原流动文化服务车,启动实施了农牧区电影放映“2131”工程,实现了全省4164个行政村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的目标,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

设立国家级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热贡艺术和藏戏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日,《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文化部正式批复同意,标志着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进入科学、有序推进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