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我校从就业指导、信息收集及宣传、组织招聘活动等方面开展了各项工作。截止2011年12月31日,我校2011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93.16%,顺利完成年初学校制定的目标。
2011年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竞争压力,校领导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每月都组织召开各院(系)就业工作负责人会议,了解就业情况,布置工作,并要求相关部门通过学校宣传橱窗、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动员和发布就业信息,积极引导和鼓励我校毕业生报名参加各类招聘考试,号召全体教师充分利用个人资源、集体资源,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全校教职工形成就业合力,广开渠道,利用实习基地、合作项目、校友会等多种渠道介绍和推荐毕业生到各行业和领域充分就业。
认真落实《青海师范大学毕业生职业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实施方案》,加大师资队伍培养和培训力度,提高任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初步建立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我校紧紧抓住了“特设岗位”、“毕业生应征入伍”等项目,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通过开展政策咨询周、举办基层单位及村官座谈会、就业活动月等活动,引导毕业生就业观念由追求“三高三大”向“行行建功、处处立业”转变。2011年我省拟招聘“特岗教师”414人,实际报名人数为5836人,录取比例率为1: 14,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我校仍有273名毕业生通过初试,占今年“特岗教师”招聘上线人数的66%,是连续六年来上线比例最高的一年。
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拓展就业信息服务载体,完善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就业困难群体和薄弱地区的就业帮扶和援助工作,以全方位立体化的就业信息服务方式、围绕国家就业项目政策实现多渠道就业的工作思路,转变思想观念,工作重心下移,实现就业工作全员化,聚合社会力量做培训促进就业工作社会化等创新特色举措,开创了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2010年,华民慈善基金会对我笑2011届的109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经济资助,资助总额为54.5万元;2011年,华民慈善基金会继续与我校签约,对我校2012届家庭经济困难的100名本科毕业生进行就业扶助。
加大毕业生岗前、考前培训指导服务工作,全面提升了培训质量,增强培训实效。为了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增强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提高各类考试录用率,专门举办了“青海师范大学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及相关教师招聘考试培训班”、“国家事业单位考前培训班”、“省级事业单位考前培训班”等,聘请专家、教授,采取集中授课和院(系)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分阶段对1936名毕业生进行了培训,通过近150场对主考科目的强化培训和学习,有效的提高了2011届毕业生在各类招聘考试中的通过率。同时,开展了公务员考试、自主创业等培训,培训人数达 1300余人,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生涯规划和创业规划以及人事代理等与毕业生切身利益相关方面,聘请专家为我校毕业生进行讲座五次,通过举办各类讲座,使我校毕业生对求职、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有了一个新认识。
结合实际情况,帮助毕业生确定现实目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正确选择职业,建议认清当前的形势,先就业再择业,合理降低预期,选择合适自己的工作,不要好高骛远,有的放矢的求职,同时,要求各院(系)通过集体座谈会、交流会、深入宿舍、个别谈话、网上交流、电话沟通等多种方式,了解每个毕业生的具体情况,做到信息心中有数、指导有的放矢。各院(系)负责人还与家长建立有效地沟通,建议家庭、学校总动员,为毕业生创造有利的就业机会。继续与青海省劳动人力资源厅签订协议,引进世界劳工组织做的“SIYB”培训项目,共为420名毕业生进行了免费培训。
为了有效开展就业工作,开辟、建立包括手机短信平台、就业信息专栏、公共邮箱、校内网、等网络平台在内的发布信息途径,重要信息由就业指导中心通过飞信通知每位毕业生,确保毕业生从能迅速获得有效的信息。截止2011年12月31日,共对2011届的毕业生发布手机短信信息96条,本学年在网上发布就业信息220条、招聘信息132条、媒体信息65条、就业政策46条,网上发布学生信息3000余条,在线解答学生有关咨询650余条,更新院(系)信息和专业信息50次。学生浏览就业网次数4万余次,在就业工作中就业网发挥重要功能。
全年共组织毕业生参加青海省大型人才供需洽谈会3次,我校组织人才供需洽谈会4次,邀请用人单位625家,提供岗位5568个。邀请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宁夏利隆硅集团、青海消防支队、西部机场等用人单位来我校招聘,召开专场招聘会共计78场,我校部分学生与他们签订了就业协议书,进一步拓宽了我校就业市场。同时,邀请各用人单位到我校举行校园招聘宣讲会共8次,通过校园招聘宣讲会,毕业生更多地了解了企业用人机制,并及时与相关企业进行了双向选择。
通过以上八项举措,我校2011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82.02%,年终就业率达到93.16%,创几年来就业率最高成绩。